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推薦

山東遼寧距離僅100多公裏,建海底隧道可行嗎?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408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中國的疆域非常廣闊,不僅有著富饒的陸地,還有諸多的領海。要知道,海洋的面積可是非常大的,並且其中還蘊含著豐富的資源,所以領海對於一個國家而言非常重要。

海洋與陸地占比

渤海就是位於我國北部的內海,也是位於我國最北邊的近海。從地圖上直觀地來看,渤海的海域面積並不大,並且看上去像是被大陸環抱著的。值得一提的是,黃河的入海口正好在渤海的區域內,它每年攜帶著大量的泥沙在進行“填海造陸”工程,使得不少人都擔心,渤海會不會因此消失。那麼,渤海現在的情況究竟如何?大家有必要擔心嗎?

黃河入海口

渤海會不會消失?

在探討這一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簡單了解一下渤海以及黃河的情況。首先是渤海,其面積為77284平方公裏,平均水深18米,海岸線全長大約為3800公裏。它確實是被大陸環抱著的,除了東面,剩下的三面分別毗鄰遼寧、天津、河北以及山東。

渤海地理位置

雖然渤海與其他的領海相比,面積很小,但是科學家還是將其分成了五部分,分別是渤海灣、遼東灣、萊州灣、中央淺海盆地和渤海海峽。

amocity
amocity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渤海是幾乎封閉的,和外部海域的交流性比較差。因此,許多人才會擔心渤海會消失,畢竟黃河的輸沙能力不容小視。作為我國的母親河,黃河在曾經孕育了璀璨的中華文明,如今依舊庇護著華夏子民。

滾滾黃河

不過,黃河在歷史上經常泛濫和意外改道,使得流域附近生活的百姓深受其苦。黃河泛濫除了與季節有關,還與它的含沙量之大有關系,常常會形成“地上懸河”。

黃河已成“地上懸河”

每年,黃河都會帶著大量的泥沙不遠萬裏地奔向渤海,這些泥沙在入海口沉積,形成了黃河三角洲。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泥沙進入了黃海的內部。

黃河三角洲

相關數據顯示:

amocity
amocity

  


黃河以年約16億噸的數量奔瀉而下的泥沙,除4億噸淤積在下遊流路中,其餘近12億噸輸送到黃河口地區。入海泥沙使渤海平均沉積速率為8mm/a,是黃海的50倍,東海的70倍。

黃河入海口

可見,大家的擔心並不是多餘的,因為這一數值確實非常驚人。如果說放任黃河這樣年複一年地輸送泥沙,那麼渤海的真的會越變越小,極有可能在“填海造陸”的趨勢之下慢慢消失。科學家們當然也早就關注到了這個問題,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理黃河,降低黃河的含沙量,保護渤海是他們一直在鑽研的課題。

為此不論是修複黃河上遊的生態,使其涵養水源的能力變強,還是在下遊進行人為改道,減輕入海口的堆積情況。這些措施目前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黃河的輸沙量相較於之前來說已經少了很多。

黃河泥沙

總之,在現有政策的規劃之下,黃河已經不再向過去那樣,一味地向渤海進行“輸出”,我國上遊的生態恢複獲得了巨大成功。因此,渤海是不會消失的,起碼人們如果堅持這樣日複一日的治理黃河,這種情況就不會出現。

而在上文中為大家介紹渤海毗鄰的省份時,提到了山東和遼寧,可能它們兩兄弟在大家心中像是在“一個地盤”,但事實上它們卻是隔海相望的。

山東遼寧隔海相望

山東和遼寧之間最近的直線距離只有100多公裏,如果能在渤海建造海底隧道並通車,相當於現在自駕需要走950公裏左右的行程,路程耗時可謂是跨越式下降。那麼,建設海底隧道的想法可行嗎?如果真的建成,影響會有多大?

海底隧道構想

渤海海峽的跨海通道

人們經常會用“所愛隔山海,山海不可平”來形容異地情侶之間無法走到最後的原因,但卻忽略了還有一句話叫做“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在這種情況下山海皆可平。

山東和遼寧就像是隔海相望的異地愛侶,如果沒有渤海的阻隔,它們明明“近在咫尺”,所以為了能縮短兩地的距離,建造海底隧道就成為了一種可行的方案。

海底隧道構想圖

其實早在1992年時,就有人提出建造這樣的海底隧道,並且將其命名為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或者叫環渤海跨海通道。這一隧道的兩個端點分別是山東的蓬萊和遼寧的旅順,途中會經過長山列島。早在1992年提出之後,就有無數的專家組成了相關團隊,持續研究這一方案的可行性。

等到了2009年時,國家正式全面啟動這一項目的規劃研究,可見,國家對這一問題還是非常重視的。研究組也根據實地的調研和勘測,總結出了相關的報告上交至國務院,在2021年的十月,有相關年度報告提出建議,認為該海底隧道的建設應該被納入國家的“十四五”規劃之中。

中國不愧是“基建狂魔”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介紹:

amocity
amocity

  


跨海通道全程123km,平均深度 20到30 m,最深約70 m,以火車為主流運輸方式,時速200km/h。隧道建成後將遠超日本青函海底隧道,成為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

在目前的預想方案當中,隧道的全長確實只有100多公裏,如果建成通車對於兩省之間以及環渤海地區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雖然,現在的交通已經非常便利了,但是山東和遼寧兩地的溝通依舊要繞路,這對於“環渤海經濟區”的建立是非常不利的。倘若海底隧道建成,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

計劃可行!

可以說,到時它不僅促進了山東和遼寧之間的溝通,還能促進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京津冀之間的溝通,將零碎的板塊聯結成一張大網,促進經濟發展,互利共贏。

更不用說,隨著距離的縮短,運輸成本肯定會進一步降低。而降低交通運輸成本,意味著其中每一環可以獲得的利潤將提高。長此以往,對於社會整體的經濟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要想富,先修路

目前存在的問題

如果海底隧道真的可以建成,溝通山東和遼寧,對於環渤海所有的省份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從現在的研究情況來看,雖然設想早在1992年時就提出來了,可是一直到現在都未開始施工,或者說具體的方案目前都未確定,這又是為什麼呢?

道阻且長

海底隧道對於技術的要求還是很高的,因為要確保百分百的安全,海底的情況相對於陸地來說也更加複雜,所以如何設計這一隧道成為科學家們持續爭論的問題。其次,就是投入的資金了,別看只有100多公裏,從現在預估的金額來看,修建這一海底隧道是非常花錢的,在2019年時,初步估算項目資金就已經達到了3000億元。

現實中開始施工之後,需要投入的資金往往比預估的還要多,像三峽大壩的修建就是如此。所以究竟什麼時候開始修建,要建成什麼樣的,都需要仔細研究和斟酌,這種大型的基建工程其確定的過程必定是異常漫長的。

三峽水利工程結構圖

值得一提的是,從規劃來看,在渤海當中建造海底隧道還是很有優勢的,施工的難度也會相對低一些,畢竟平均水深較淺。再者,我國這些年已經有了不少修建經驗。比如矚目的港珠澳大橋,也有海底隧道的部分,雖然全長只有5.6公裏,卻也為我們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而且,世界上已經有許多國家修建了海底隧道並且投入使用。有了前人的探索和實驗,我們再想去修建就會簡單得多,畢竟有經驗和技術可以借鑒。

日本青函海底隧道

總之,建造海底隧道這件事應該在未來會被正式提上日程,不過具體什麼時候開始修建就不一定了,至少要等到方案確定,才有開始修建的可能。大家可以期待一下,這個大工程未來修成之後將會是什麼樣子。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