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推薦

曾有個女人將活體大熊貓走私出中國,海關登記:攜帶哈巴狗一只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515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國寶也就是對國家具有重要意義的國家級寶物。我國被稱為國寶的動物有大熊貓、金絲猴、白鰭豚、華南虎、揚子鱷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國寶即為大熊貓這一動物。

大熊貓為中國特有物種,主要棲息地為四川、甘肅等省份的山林區域。數量之稀少,物種之珍貴使其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成為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

因大熊貓的生活習性以及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慘遭破壞的棲息地,大熊貓一度瀕臨滅絕。為了維護這一物種的延續,中國於1984年建造了熊貓保護基地,現在的大熊貓多被人類所保護起來,在野外出現的頻率逐漸降低。大熊貓憨態可掬的外形為人類所熱捧,無數人渴望擁有一只屬於自己的大熊貓,但要知道偷盜國寶的罪名可不是好擔的。

根據刑法第341條第1款之規定,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因此幻想抱走熊貓回家擼貓的網友們,還是不要挑戰法律的權威啦。

大熊貓

體型肥碩豐滿,溫順可愛的大熊貓,擁有一身黑白相間的皮毛,咪咪小眼睛上一圈黑色的毛發宛若一副黑墨鏡,形象喜人,成為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

amocity
amocity

  


大熊貓好吃竹,竹杆竹葉竹筍都不忌口,但不可認為大熊貓即為單純的素食動物,它也是會吃肉的。其在受到威脅時也與其他熊科動物一般,爆發的力量不容小覷。大熊貓胃口不小,每天會花費大半時間去啃食竹子並從中攝取能量,一天大約可吃掉30斤竹子,但因熊貓生理構造的特殊,攝入大量的食物後不會在體內堆積許久,一般都會即食即排。

大熊貓不好群居,喜獨處,性情孤僻,歸隱山林,與世無爭,有“竹林隱士”之美稱。大熊貓的歷史悠久,在地球有八百萬年的生存歷史,與其同時代的許多動物皆已滅絕,而大熊貓因早早隱居山林而躲過一劫,挺過了惡劣的自然環境,在大自然的競爭與選擇中幸存下來,故而有“活化石”之稱。其對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價值,被視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旗艦物種。

熊貓出生時體態較小、發育不成熟,在惡劣環境的加持下容易造成小熊貓死亡。因人類開發大自然資源的不節制、對大熊貓的惡劣偷盜以及熊貓本身的繁殖率低下等外內因素的共同影響致使大熊貓的數量銳減,甚至有瀕臨滅絕的危險。

幸運的是在我國對保護大熊貓種群的努力下大熊貓的瀕危狀態得以改善。但可惜的是如若中國政府能夠更早地意識到保護這種珍稀動物的重要性的話,可能現在大熊貓的數量可以再翻一番。也正因為在那個年代裏中國人對於大熊貓的認知缺乏,才會讓紐約服裝設計師露絲這個女人將活體大熊貓走私出中國,海關在其離境時登記:隨身攜帶哈巴狗一只。

第一個發現熊貓的外國人

阿爾芒·戴維—法國傳教士,1866年在中國教堂擔任神父的戴維買通清兵,獲得了3張“四不像”的動物皮毛。在寄回巴黎後經巴黎歷史自然博物館館長的鑒定下確認為一種從未發現過的新物種,並將其命名為戴維麋鹿。

amocity
amocity

  


自此,戴維更是熱衷於在中國搜尋未知動物。在偶然的機會中,戴維發現一個李姓獵戶家有張奇特的黑白動物皮,敏銳的戴維意識到這種動物的發現可能會填補世界動物研究的空白,因此戴維雇傭多名獵手為其搜捕這種動物。但在第一次搜捕中獵手只帶回它的皮毛,直至5月4日才捕回一只活體。

在看到毛茸可愛的熊貓後戴維甚是喜愛,並於悉心照顧的過程中萌生將其帶回法國,將萌態可掬的熊貓向同胞展示的念頭。但不幸的是熊貓在長途跋涉中病死,戴維只能將其制成標本寄回巴黎。

西方人對熊貓的迷戀

隨著戴維的發現,大熊貓在西方世界中嶄露頭角,引起了西方世界的轟動。西方人對熊貓的迷戀誘導著無數的西方探險家、標本學家、遊獵家湧入熊貓的棲息地,渴望捕獲到大熊貓的身影。

在尋覓者的湧流中不是沒有人有著帶回一只活體大熊貓的想法,但即使能夠捕捉到活的大熊貓,它也會在轉運過程中死去,因此活體大熊貓面前的迷霧依舊遮攔著人們探索的步伐。

直至1936年,一位名為露絲·哈克利斯的紐約服裝設計師在與狂熱探險家威廉·哈克利斯新婚後,其丈夫迫不及待的於新婚兩周後動身前往中國尋找大熊貓的蹤跡卻在路途中遺憾病死。露絲在傷心之餘決定要完成丈夫的意願,找到一只活著的大熊貓並帶它回國。

在組建好探險隊後,露絲根據丈夫遺留下的關於大熊貓的資料摸清了大熊貓的可能出現的地帶以及它的一些習性,於是便開啟了大熊貓的尋找歷程。最後於11月9日在海拔3000米的險坡上的一片白雪皚皚的竹林中,找到了一只藏匿於枯洞中的大熊貓幼崽,並為其取名為“蘇琳”。

amocity
amocity

  


有著前面轉運大熊貓失敗的前車之鑒,露絲帶著蘇琳迅速啟程返回。在離境時由於露絲的入境手續不齊全,遇到了一些麻煩,但在托關系後露絲帶著蘇琳在中國政府對這種珍稀動物的無保護情況下成功出境,而在海關的登記中卻僅僅只是一行“隨時攜帶哈巴狗一只”的記錄。自此,從中國境內成功走私出去的活體大熊貓“蘇琳”才正式揭開活體大熊貓的面紗。

認知缺乏

露絲·哈克利斯在將活體大熊貓“蘇琳”帶出境的時候,為何海關會將大熊貓“蘇琳”登記成哈巴狗呢?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在那個年代人們對於大熊貓這種動物的認知的缺乏,認識的不足使海關沒有意識到熊貓的珍貴性和特殊性,才使得露絲抓住了這個漏洞將蘇琳成功帶出中國。

幸運的是中國在熊貓數量日益稀少中意識到熊貓的重要。采取了立法對大熊貓進行保護、為其建設自然保護區、建立珍稀野生動物精子庫來收集大熊貓的精子、積極開展大熊貓搶救工作等措施,從外界因素與內在因素兩方面共同提高我國大熊貓的生存率。

現在的大熊貓“活化石”對我們有著多重的價值,不僅有著研究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科學研究價值,還有著體現中國特色傳統文化的文化價值,更是中國與各國文化交流的一個強有力的媒介。

在改革開放,對外建交中,大熊貓已然趨於政治化,作為國禮的存在在國與國友好溝通的橋梁上起著一定的作用,是中外友誼的見證。大熊貓再也不會遭受被肆意捕捉、走私的傷害了。

熊貓外交

1972年在中美外交中當美國總統尼克松來中國訪問時,周恩來總理將大熊貓“玲玲”和“興興”作為國禮贈送給美國。日本於1972年獲贈大熊貓、法國於1973年獲贈大熊貓、英國、西德、墨西哥、西班牙在接下來幾年裏相繼獲贈來自中國的國禮大熊貓,在1957年到1982年間,中國向外贈送23只大熊貓。

“熊貓外交”

熊貓外交變成了中外增進友好感情的媒介,直到1982年因大熊貓數量減少中國才停止對外贈送大熊貓的做法。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