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人體

科學研究“習得性無助”:失敗從來不是成功之母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522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劉嘉(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部長)

當事件遠遠超出我們對未來的預知和感知,陷入困境時,我們應該怎麼做?在面對不確定給我們帶來的困境,我們又如何脫困而出走向成功?有人認為,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傳統的方法,也就是現在經常被提及的互聯網思維——小步試錯,快速迭代。為什麼大多數人相信這個辦法會幫助我們擺脫困境?因為他們大多都相信這背後的一個大道理,失敗是成功之母。很不幸的是,這種思維是錯誤的,失敗從來不是成功之母。

習得性無助:失敗是失敗之母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塞利曾經用狗作了一項殘酷的實驗。他給關在籠子裏的狗施加難以忍受的電擊,逃避不了電擊的狗只能在籠子裏狂奔、屎滾尿流,驚恐哀叫。多次實驗之後,每當電擊開始時,狗不再狂奔,而是趴在地上,絕望地哀嚎。此時,塞利教授把把籠門打開,當再給狗電擊時,狗不但沒有從籠門逃跑,而是倒地呻吟和顫抖。塞利教授把這種可以主動逃避,但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的心理現象稱之為習得性無助,一種因為重複的失敗而造成的聽任擺布的無助和對現實絕望的情緒。接著,積極心理學創始人塞利格曼教授繼續研究了這個現象,他意識到當一個人總是在一項工作上失敗,他也會如實驗中那條絕望的狗一樣,對自身產生懷疑以至於最終在放棄在這項工作上的嘗試。在現實生活中,戰爭、饑荒、旱災等持續的大環境的改變也會造成人們出現習得無助感。例如,心理學家曾研究二次大戰時期納粹集中營的猶太幸存者,發現他們出現普遍的拒絕他人關心和自我激勵的行為。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習得性無助是如何產生的?塞得格曼教授認為產生習得性無助有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在努力進行反應卻沒有結果的不可控狀態中體驗各種失敗與挫折。換句話說,就是持續努力但是仍然失敗。

第二階段:多次的失敗與挫折讓人感到自己的努力和結果沒有關系,於是產生了“自己無法控制行為結果和外部事件”這樣的認知。

第三階段:結果不可控的認知使人覺得自己對外部事件無能為力或感到無所適從,於是產生了將來結果也不可控的預期,開始形成無助感的心理狀態。

第四階段:他開始表現出動機、認知和情緒上的損害,嚴重影響後來的行為。於是,被動接受當下的不幸,而不再去尋求改變。

失敗,特別是持續的失敗,並不能讓人愈戰愈勇,並不能讓人學習成長。哈佛大學的研究者對 1975 年到 2003 年期間美國的創業者進行了一次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創業失敗過的人和初次創業的人相比,並沒有任何成功優勢,而持續創業者,就是持續失敗者的代名詞。所以,失敗不是成功之母,失敗只會導致下一次失敗,只會讓人放棄奮爭,最後麻木不仁。

amocity
amocity

  


那麼面對具有最大不確定性的未來,我們應該怎麼辦呢?當我們面對失敗是失敗之母時,又應如何實現破壁?

勝利者效應:成功是成功之母

當兩只老鼠在一個獨木橋上相向而行時,究竟哪一只會繼續前進,而哪一只會讓路呢?與我們人類一樣,動物的世界也有一個江湖,也有帶頭大哥和跟隨小弟的社會等級。社會等級更高的老鼠會有更多的食物、更大的領地、更多的異性老鼠,甚至還會偶爾拔掉社會等級低的老鼠的胡須。所以,當這兩只老鼠在一個獨木橋上狹路相逢時,地位低的這只老鼠就會後退,而地位高的那只老鼠則會前進,所謂讓大人物先行。

但是浙江大學的胡海嵐教授借助神經電生理技術和光遺傳學技術幫助地位低的老鼠打破階層,實現了逆襲。首先,胡海嵐教授通過電生理記錄等技術方式初步確認,大腦內側前額葉這一腦功能區可以調節老鼠在社會競爭中的地位。她發現當當老鼠消極後退時,這個腦區神經元的活動水平沒有顯著的變化;但是,當老鼠奮勇向前,做出推擠和對抗行為時,這個腦區神經元的活動水平會顯著增強。

基於這個發現,於是胡海嵐教授通過光遺傳學技術來人為地增加地位低的老鼠的大腦內側前額葉腦區神經元的活動水平。此時,奇跡出現了:這只地位低的老鼠勇氣倍增,面對地位高的老鼠,不再退縮,而是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沖擊,最終將地位高的老鼠成功逼退下獨木橋。

而這個研究激動人心的地方是,當這只地位低的老鼠在外力的幫助下,成功逼退了比自己地位高的老鼠六次以後,這只地位低的老鼠就不再需要任何外力的幫助,僅僅靠自己,就敢於主動地向地位高的老鼠發起了挑戰,在獨木橋上一鼠當先,有進無退,把原先地位高的老鼠趕下獨木橋。這種“逆襲”不僅僅只停留在獨木橋上,當這只在獨木橋上屢戰屢勝的老鼠和其他原先地位比他更高的老鼠被一起關在一個冰冷的籠子裏時,它也會在爭奪籠子裏唯一溫暖的角落的競爭中獲勝。此時,勝利,對於這只曾經地位低下的老鼠而言,不再陌生,它只會從一個勝利走向下一個勝利。

所以,成功才是成功之母,這便是心理學裏的勝者恒勝的“勝利者效應”——成功不是用失敗累加而來的,而是需要用勝利來澆灌。

或許有人會提出質疑,是不是有心理優勢,或者是“打了雞血”等。但是,這只曾經常敗得老鼠的個頭和力量並沒有明顯的改變。胡海嵐教授研究了老鼠的大腦結構,發現老鼠大腦皮層下的中縫背側丘腦與大腦皮層的內側前額葉皮層之間的神經通路顯著地增強了。

換而言之,以前這只老鼠需要外界的光束幫助它的內側前額葉放電給它勇氣,而現在不用了,先前十次勝利的經驗徹底地重塑了地位低的老鼠的大腦結構和功能,使它自己不需要外界的幫助就可以重拾信心。這種變化絕不是說打了雞血,明天一過或者後天一過就慫下去了,而是大腦發生了真正的改變,使得它面對等級高的老鼠,重新燃起了鬥志,有了必勝的信念。

amocity
amocity

  


只有充滿自信的勝利者,才能從一個勝利走向下一個勝利。成功不是用失敗累加起來的,而是需要勝利來澆灌的,我們需要持續的小勝利給我們帶來勝利者效應。還有更重要的是,勝利者效應絕對不是一種心理上的小暗示,而是真正地改變了你的大腦結構,改變了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和看法。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你就必然會取得成功。

成長型思維:從失敗中尋找成功的機會

當掌握了“勝利者效應”,我們似乎找到了成功的秘訣。遺憾的是,失敗是常態,而且是各種難以想象的失敗。J·K·羅琳《哈利·波特》系列於 1997 年開始發行,到 2015 年總銷售量達到 4.5 億冊。但是,《哈利·波特》在被倫敦一家小出版社接受之前,曾經遭到 12 家出版社的拒絕。披頭士樂隊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搖滾樂隊,在 2014 年唱片銷售數達到 23 億張。但是,英國的老牌唱片公司 Decca Records 曾因為“我們不喜歡他們的聲音”而拒絕與樂隊簽約。創辦了世界上最大的娛樂傳媒公司的華特·迪士尼曾被一家報紙以“缺乏想象力”為由解雇。

我們回到本質上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失敗是一種常態?

前段時間,B站推出了一個音頻節目《後浪》。其中有這麼一段話,講的是前浪對後浪的致敬:你們正在把傳統的變成現代的,把經典的變成流行的,把學術變成大眾的,把民族的變成世界的……奔湧吧後浪,我們在同一條奔湧的河流。

這段話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前浪認為後浪是跟他一起奔湧的,但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後浪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去顛覆前浪。因為後浪所代表的是一種新的文化、新的價值,那麼這種新文化、新價值就必然要對主流的認知和傳統發起挑戰,甚至是顛覆。所以,這個時候主流的文化、主流的價值觀就必然要對這種亞文化、這種創新進行壓制、進行打擊。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你一旦想要稍微突破傳統、標新立異、不墨守成規的時候,你大概率就是失敗。這也是為什麼你一旦想要表達自己的觀點,想要充分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想要表達自己獨特的思想時,你是大概率失敗的。這是創新者的魔咒。

那麼在這個時候,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失敗?如何從失敗中汲取經驗,而不是迷失在失敗帶來的受挫感之中?此刻,我們需要的就是成長型思維。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德韋克做過這樣一個小實驗。她對400多名 12-13 歲學生進行了一項難度逐漸遞增的智力拼圖考察。她發現學生可以分成兩個類型。第一類型的學生在碰到難題時,開始自責:“我越來越困惑了”,“我的記憶力不太好”。當拼圖的難度提高之後,他們開始失去興趣,放棄完成拼圖,有的甚至會沮喪到把拼圖扔到地上。而第二類型的學生則完全相反。他們不僅能坦然接受失敗,甚至還非常喜歡失敗。當拼圖的難度提高時,他們不僅沒有自責,而是宣稱:“我喜歡接受挑戰”,“題目越難,我就應該越努力”。當題目的難度提高之後,他們沒有失去興趣,相反,他們還會給自己非常積極的心理暗示:“就差一點點,我就能做出來了”,“上一題我都做出來了,這一題我也可以做出來”。

這個觀察讓德韋克教授開始將思維模式與成功聯系起來。她發現,決定我們成功的,不僅僅是我們的能力,更取決於我們的思維模式,這是因為人的思維模式蘊含了無限的能量。

德韋克教授把思維模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固定型思維模式。如果我們認為自己的能力是一成不變的,那麼整個世界就是由一個個為了考察我們能力的測試所組成的。擁有這種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在面對挑戰時,通常會束手無策,認為自己能力不夠或運氣不足,最終走上平庸之路。所以,這類人往往害怕失敗,擔心因為失敗而使自己看起來愚蠢,因此拒絕挑戰、回避困難,最終使得發展潛力受限。

另一種是成長型思維模式。擁有這種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在遇到挑戰時,會自信地認為自己一定能克服困難,因此越戰越勇,最終走向成功。這是因為他們相信通過努力可以提升能力,他們相信自己具有尚未展現的潛力,而困難和失敗只是幫助自己突破桎梏,激發潛力。大量的研究表明,每當我們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去學習新的知識、迎接新的挑戰,大腦的神經元突觸會形成新的連接,於是我們變得更聰明,更有能力。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培養成長型思維模式?簡單地講,就是換個角度看問題,從積極成長的角度看問題。在面對失敗時,不要說:我搞砸了,我是個失敗者;而是相信:犯錯能讓我變得更好,因為這次錯了,以後就知道這麼做是錯的。在遇到困難和挑戰時,不要說:這太難了,我不可能完成;而是告訴自己:我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搞定。在感到困惑時,不要說:我不明白,這太難理解了;而是問自己:我忽略了什麼嗎?只要我把漏掉的信息找出來,我肯定能搞明白。當想放棄時,不要說,我的能力達不到,只有放棄了;而是換種思路:問題沒有方法多,此路不通,那我試試其他學過的方法,如此等等。

成長型思維模式讓我們換個角度,從積極成長的角度來解決問題。這正如愛迪生對一位記者解釋他是如何歷經種種失敗而發明電燈時,說:“我沒有失敗 1000次。電燈是在經過 1000 步後被發明出來的”。

其實,成長型思維模式就是在幫助我們重建自信。心理學人本主義大師馬斯洛曾在他的博士論文中說過一句話:即使在猿猴、鳥類等動物的社會行為組織中,支配力都源於一種內在的自信心或者優越感,而不是肉體的攻擊。其實這就是我們領導力最根本的東西。真正讓一個小弟跟著帶頭大哥走的是這個帶頭大哥的自信心和優越感,這種優越感不是面對小弟的優越感,而是面對困難的優越感以及戰勝困難的自信心。

以始為終,以簡求真

但是,當我們面對失敗的時候,感受到的不僅僅是挫折感,還有旁觀者的否認和輕視。

成長型思維可以幫助我們克服挫折感,但是情感上的打擊是無法彌補的。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布魯克斯曾說過:我們生活中最大的障礙之一就是對羞辱的恐懼,因為失敗不僅僅帶來的是對你外部的打擊,同樣是對你內心的一個深深打擊,他對你的羞辱。

很多時候我們的外在是足夠剛強的,碰到了問題我們會說我們還能往前面走,但是我們接受不了的是我們內心心理的打擊。這個時候就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在接踵而來的批評之前、在接踵而來的羞辱之前,我們要堅持自己的成長型思維是非常困難的。

究竟是什麼樣的驅動力才能讓人發展出堅韌的心智?

amocity
amocity

  


1980 年,喬布斯領銜設計的第一款計算機 APPLE III面世。這款被蘋果公司寄予厚望的產品卻被證明是蘋果公司最失敗的產品之一。在該款計算機上,喬布斯堅決主張去掉散熱風扇,采用內部的鋁質底盤來導熱以保持計算機內部的溫度涼 爽。但是,他錯了。事實證明,APPLE III運行時產生大量的熱使得芯片膨脹,從 插槽中掉出來,於是計算機頻繁死機。當APPLE III最終從蘋果公司產品線上移除時,它已經造成了蘋果公司 6000 多萬美元的損失(相當於現在的1.2億到1.5 億美元)。

2015年,即喬布斯去世4年後,蘋果公司發布了12英寸的MacBook筆記本電腦。2019年,蘋果公司通過官網更新的方式調整了Mac產品線,停售了這款飽受爭議的MacBook。MacBook與APPLEIII一樣,同樣采用了無風扇設計。為了散熱,MacBook 采用了比黃銅更為昂貴的鋁鎂合金作為筆記本的外殼,同時采用了功耗更低但同時性能更低的CPU。事實證明,MacBook的散熱仍不如傳統的有風扇的筆記本電腦,為人詬病。

為什麼蘋果公司會一直堅持采用成本更高但是更容易出問題的無風扇設計?這是因為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計算機內部會積累很多灰塵,同時風扇軸承長時間運作會產生偏移、損傷、潤滑油耗盡等問題,因此計算機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會產生非常大的噪音。而無風扇設計帶來的最大好處無疑是靜音。

為什麼計算機靜音對於喬布斯而言如此重要?喬布斯在一次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人類是全地球效率最低的動物之一;但是,一旦人類騎上自行車,將會成為整個星球效率最高的物種”。對於喬布斯而言,計算機就是大腦的自行車,它能有效地提升人的能力和效率、延展人的空間。而計算機產生的噪音,則乾擾了人的思維,因此必須得去掉,甚至不惜一切代價。

這就是蘋果公司的一個使命,叫做“用複雜技術制造出易用工具,助力人類改變世界”。這是它真正的一個核心,它始終在造自行車,更好的自行車,而CPU上的散熱風扇阻礙了這個自行車,所以他要盡一切可能把它去掉,即使要再掉進去一次坑。

耶魯大學心理學家瑞斯尼斯基教授對醫院保潔人員的工作風格進行研究,發現大部分保潔人員認為工作就是為了掙點工資,工作本身充滿了無聊;但是少數保潔人員除了做好本職工作,還與護士、醫生以及探望者之間有豐富的交流,並在交流時給對方帶來快樂。工作對於這些保潔人員而言,不僅僅是打掃衛生,更是為病人盡快恢複健康。

據此,瑞斯尼斯基教授提出工作其實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做工。多數人把工作當做用勞動力換取金錢的交易;

第二類,事業。有些人把工作當成是謀求更高的地位和更好的收益的手段;

第三類,使命。少數人則把工作視為一項創造價值的使命,他們追求的不是交易,不是證明自己,而是改變世界的滿足感,面對失敗,面對挫折,他們更能堅持下去。

通過她多年的研究,瑞斯尼斯基教授說,當追求的不再是交易、不再是證明自己,而是去追尋那些改變世界的意義的時候,只有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面對失敗、面對羞辱,我們才能夠堅持下去。

如今,無風扇的筆記本電腦已經成為筆記本電腦的標配。而沃爾瑪的使命是“幫顧客省每一分錢”,勞斯萊斯的使命是“打造世界上最好的轎車”,迪士尼的使命則是“讓世界快樂起來”。使命,是一個現代企業或組織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不變的一。

在各式各樣的人群中,創新者無疑是最具有悲劇色彩的一群人。正如我們之前所說,創新者對主流認知和傳統發出挑戰甚至顛覆。因此,創新者往往會受到主流意識的壓制。但是創新者仍然前仆後繼,因為他們知道人類的所有重大進步都是來自對傳統的顛覆,來自把異端變成常識,來自把亞文化變成主流文化。他們是革命者,所以就必然有犧牲,而面對犧牲,他們異常坦然,因為他們把創新視作一種使命。正如在工地上,工人認為他們是在砌磚,工頭說他們在建一堵牆,而創新者則宣稱他們正在建造一座神聖的教堂。

從這使命出發,並以始為終,才能潛入深海,然後躍入雲霄。

為什麼使命如此重要?心理學家班杜拉說過這樣一句話:人既是環境的產物,也是環境的營造者。

一方面,我們周圍的物理環境永遠不可能是完美的。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不可能擁有一個完美的物理世界。而這些不完美的物理世界,一定會影響到我們的各種行為,影響到我們的信念,讓我們每一個人遭受挫折,所以我們是環境的產物。

另一方面,時代並不決定命運,它只是我們的舞伴,我們要去感受它,要去把握它的節奏,要去做出准確的響應。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也會引領它,我們也是環境的營造者。

對於個體來說,成功的環境會讓一只地位卑微的老鼠“逆襲”,而失敗的環境則讓等級高的老鼠跌下神壇。人也是如此。但是,在另一方面,人的行為不僅僅是環境的產物,因為人只要具有堅定不移的信念,相信自己具備取得成功的要素,就會采取行動,即使成功的概率在其他人看來微乎其微,即使在這個過程中他將經歷無窮無盡的至暗時刻。

此時,強化我們行動的,不是一個接一個的勝利,而是我們內心中對勝利的期望與信心。班杜拉把這稱之為“自我效能”,它能把荊棘變成沃土,把失敗變成機會,把工作變成使命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