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大地

韓國是如何建設首都副中心的? | 地球知識局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526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NO.1245-漢江南岸

作者:太極斧

制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韓國首都首爾是這個國家最大的城市。不僅如此,在全國人口規模不過5千萬的情況下,這座首都及其附近還成為了世界上容納人口前5的都會區。

以人口來排名的世界都市圈

世界前十名,亞洲占了九個(另一個是紐約)

東京都市圈人口雖然比首爾都市圈更多

但參考本國人口,首爾人口相當於半個韓國▼

amocity
amocity

  


而要說起這座城市最富有的區域,大名鼎鼎的江南區一定位列其中。鳥叔PSY當年的神曲《江南Style》為這個國家富人區打出了國際知名度。而在他之前,大量韓國文藝作品也對江南區進行了描寫,對它繁華下的腐敗、冷漠、官僚進行過毫不留情的諷刺。

能成為眾矢之的並不是件壞事,至少說明這個區域在人們心目中的分量夠重。可誰能想到就在半個世紀前,這個高樓林立的區還只是一片農田呢?

沒錯,它是韓國首都功能疏導的產物。

漢江邊的漢陽與“南京”

漢江只是朝鮮半島上的第四長河,論長度並不算重要。但前三條大河都分布在半島的南北兩側,漢江於是成為了半島中部最大的河流,是連接狹長半島的重要樞紐。

排在漢江前面的三條大河:鴨綠江、圖們江、洛東江

都在半島南北兩端

半島的核心區還是要看漢江平原和大同江平原

分別對應中心城市首爾和平壤

(底圖來自shutterstock)▼

amocity
amocity

  


與此同時,漢江的水量足夠充沛,這讓它擁有了寬廣而平坦的河道,在今天首爾市境內的漢江,寬度達到了一公裏,是適合水運的天然河流。充沛的水量也讓這條大河中下遊出現了寬闊肥沃的沖積平原,是多山的朝鮮半島上為數不多適合農耕的優質土地。

漢江兩岸(首爾下遊不遠處)

(圖像來自google map)▼

區位和形態上的兩大優勢,讓漢江及其周邊平原在半島古歷史上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沒有強大外力影響時(盡管這對於朝鮮半島來說很少見),誰控制了漢江,誰就掌握了爭霸整個半島的優勢。

對這片區域的重視,從半島三國時代的百濟國就開始了。後來的高麗王朝時代,雖然來自北方的高麗王室長期定都開京(今朝鮮開城),但也經常調撥資源修建漢江中下遊的新城市。首都方向在北,這座平原大城也位於漢江北部,取名漢陽,這就是首爾的前身。

開城高麗文化博物館(各種時代感撲面而來)

(圖片來自wikipedia@Laika ac from USA)▼

准備這樣一座大城市,有高麗王室自保的考慮。當時正值蒙古帝國的鼎盛時期,高麗北部集體反叛王室,在20多年的時間裏都是元朝的直屬領土,開京長期受到元朝勢力的威脅。為了贏得更大的緩沖餘地,高麗王室還曾多次考慮過遷都漢陽,甚至給漢陽起了一個“南京”的名字。

開京、南京、西京、東京,謂之四京

(底圖來自shutterstock)▼

只是由於高麗與蒙元的關系時遠時近,而且後來蒙元歸還了半島北部,遷都之事沒能成型。

但等到李氏朝鮮取代高麗,遷都就不得不行了。1392年,朝鮮太祖李成桂在開京建立新王朝,兩年後就迫不及待地遷都漢陽,並將漢陽改為“漢城”。這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近現代漢城(首爾)作為首都的歷史。

這也是韓國首都積攢文化遺產最快的一段時期

(首爾-景福宮-興禮門前)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經歷朝鮮王朝時代、日殖民時代、半島光複前期,漢城一直都保持著半島政治中心的身份,逐漸發展成了現代首爾的老城區。而到了朝鮮戰爭之後,盡管因戰火洗禮老城破敗、人口凋敝,但韓國人並沒更好的選擇,依然在這裏頑強地建立了新都。

朝鮮戰爭中,首爾街頭的美軍坦克

(首爾在朝戰中反複易手,破壞相當慘烈)

(圖片來自wikipedia@U.S. Navy,)▼

而由於江面阻隔,這座城市的建成區範圍長期局限在江北,已經深入了北部的北漢山、道峰山、南將山、仁壽峰一線,發展空間非常受限。

江北的景福宮就建在山腳下

而且山地是三面環繞,南面面向漢江北岸

算是朝鮮國王給自己選的風水寶地了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60年代。在樸正熙政府的工業化思路指導下,韓國經濟開始複蘇,進而騰飛,而強首都始終是這個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量韓國外地人湧入首都參與建設,全市人口從1953年的100萬迅速膨脹到1960年的245萬,原有的建成區擁擠不堪,甚至在城市外圍出現了貧民窟。

在擴展現有建成區的努力失敗後,樸正熙政府把目光投向了漢江彼岸,要在江南建造另半個首都。

寧要江北一張床,不要江南一間房

1960年代中後期,韓國政府接連公布了《漢城十年計劃》和《漢城基本城市規劃》等規劃文件,希望在建成後南部能容納全城60%的人口。而南方初期的兩大重點建設對象,便是今天在韓國諷刺電影中經常出現的江南區(東)和汝矣洞(西)。它們會成為城市的兩個副中心,主要作用是疏導城市居民,成為居住衛星城。

漢江南岸的江南區(東)和汝矣洞(西)

(底圖來自shutterstock)▼

但其實漢江南部是漢城剛剛從環繞首都的京畿道挖來的。這在行政上並不困難,但問題在於,這裏是京畿道的邊緣地帶,本是典型的首都“燈下黑”,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基礎建設,大片大片的農田,政府面對的是幾乎白地起城的艱巨任務。

京畿道、首爾特別市、仁川廣域市組成的形狀

有點像京津冀

(圖片@圖蟲·創意)▼

所以在整個60年代,韓國政府都遲遲沒有行動,首都群眾也都不相信鄉土氣息濃鬱的江南會最後成為與江北一樣發達的新城。但韓國政府其實一直都沒有忘記南部規劃。只是要建成新城,他們還需要等待跨江交通問題的解決。

首爾也是一步步向漢江南岸擴張的

早期的南岸盡是農地,和北岸沒法比

(底圖來自shutterstock)▼

當時的漢江上,一共只有兩座跨江大橋,南北交通非常不便。作為江南建設的第一步,第三座漢江橋的工程於1966年啟動,也就是今天的漢南橋。等到這座橋於1969年建成,向江南區輸送建材就不再成問題。70年代京(漢城)釜(釜山)高速的建成,更是大大加快了南部的開發速度。

現在就不止三座了,十三座都不止

(圖像來自shutterstock)▼

最早得到開發的是江南東部的永東地區,韓國政府計劃在此建成可容納60萬人的住宅區。此後,從北向南依次開發,逐漸把蠶室洞、開浦洞等都納入新城開發範圍。這段歷史為今天江南區留下的痕跡,是區內方方正正、規劃痕跡明顯的公路系統和開浦1洞、逸院2洞等明顯具有人為痕跡的命名。

“洞”類似於我國的街道,下屬於區

(圖為前文提到的汝矣洞和蠶室洞)

(圖像來自google map)▼

為了規避主城區過於擁擠的難處,江南區的公共面積很大,不僅擁有更多的綠地公園,道路面積占比也高達25%,明顯高於正常水平。這一度還引起了市民的質疑,不過後來住進江南區的市民,會很感謝當年政府規劃留下的寬裕。

從首爾第一摩天樓樂天世界塔

望向漢江北岸,遠處的塔尖為北岸首爾塔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同樣得到改觀的還有住宅區的規劃。

在漢城的老城區周邊,獨棟住宅非常常見,這都是從日殖民時期繼承過來的老宅,土地利用率很低,而且年久失修,很難容納大量居民。當時的漢城城市規劃局局長金炳林就坦言,即使把整個盆地都蓋上密集的獨立住房,也容不下1000萬人,唯一的辦法只有建設公寓。

裝下半個韓國的人口,還是給靠這種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這極大地改變了首爾的城市面貌,也讓這座城市有希望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

不過很顯然這些改變都是剃頭挑子一頭熱,湧入漢城的老百姓還是“寧要江北一張床,不要江南一間房。”

上海浦東也有類似的過程

認識的轉變需要時間

而從經濟機會吸引到生活文化吸引,需要更漫長的時間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amocity
amocity

  


江北推,江南拉

1970年,漢城的人口暴增到543萬,比前一年多了整整63萬。而所有的居民全部都擠在江北各區,江南人口卻很少,只有一些建築工人為這裏增添了不多的生氣。人口分流勢在必行。

到首都去的想法

在哪一代都一樣

(圖片Wikipedia@Urbain Kinet)▼

第一批要做出表率的就是公務員。1971年,江南公務員公寓建成,市政府、市教育廳、市警察局成為了第一批南下人員。盡管是免費分的房,可誰也不願意去,只是為了保住工作,公務員們只能咬著牙南遷。隨後他們又發現這裏沒有足夠的公交,讓通勤大受阻礙,甚至影響了首爾的正常城市運轉。公務員們只能偷偷賣掉了在江南分的房(根本不值幾個錢),紛紛搬回江北。

更糟糕的是,兩年後,因“贖罪日戰爭”引發的全球石油危機爆發,資源嚴重依賴外來進口的韓國受損嚴重,國民經濟遭遇重創,市場上根本沒有熱錢,想炒房地產都炒不起來。

作為一個能源匱乏的制造業大國

大量原材料以及關鍵性的石油都需要進口

而北邊朝鮮曾經的繁榮也建立在蘇聯廉價石油基礎之上

(停泊在韓國港口的油輪)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無奈之下,韓國政府放開了對江南“房住不炒”的限制,減免了7種稅賦,這才終於恢複了江南房地產的活力。但誰都知道,政策過於寬松的後果就是大量投機客湧入,讓江南房地產進入了房炒不住的惡性競爭,再次打擊了新區的人口流入。

眼看善意的移民政策不起作用,樸正熙政府決定來點狠的。

首先,市政當局限制了江北的新地產開發,所有公寓樓和私人住宅的地皮一概不批,新的餐館、酒吧、加油站一律不讓開,連學校要擴建宿舍都要經過層層審批,最後還不一定能造起來。這是讓江北把新人往外推,逼迫他們不得不離開老區。

但是在江南就可以蹭蹭蹭得建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接著,還需要讓江南有拉力。

他們先嘗試了把市政廳、法院、檢察院、森林服務局和公共采購局等重要公務單位,以及包括韓國銀行、韓國開發銀行在內的8家銀行總部遷走。但江北市民擔心以後辦事不便,這些單位的雇員也不滿場所搬遷,紛紛表示抗議,新政一直沒能成功。直到十年後,最高法院和檢察院才搬進了江南。

從北岸望向南岸

近處的塔尖為首爾塔,遠處的塔尖為樂天世界塔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一計不成,市政府又出一招,把漢城最好的8所高中遷到江南,後來陸續擴展到15所,組建了江南區的8個學區,吸引家長們來搶購學區房。

這一招果然奏效,江南此後聚集了大批韓國第一代中產,房價也水漲船高。學區房在東亞,果然總是具備異乎尋常的吸引力。

或許你已經習慣了老家的生活,已經放棄了階級攀登

但對於你的孩子,改變學區=改變命運?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

有了人氣,一切都好辦了,此後首爾市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完善了江南的公交設施,甚至將地鐵線樞紐轉移到江南,為城市創造更好的宜居條件。如此一來政府部門和企業也可以名正言順地進入江南,創造更多工作崗位。

連江南區也獲得了獨立的行政身份,擁有獨立的稅收和預算權,一切進入了正向循環的快車道。1975年,全區不過30萬人口,到了1987年已經到了82萬之多。

江南,開始取代江北,成為了新時代的“新首爾”。

每一座摩天樓仿佛都是權勢的紀念碑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但伴隨著建成區的發展,問題也隨之而來。建築擁擠、交通擁堵成為了江南區的新常態,而水漲船高的房產價格,也逐步擴大了江南的貧富差距。有錢人在原本的公共空間興建了聯排別墅,壓縮了普通市民享受自然的空間,臨近河邊的普通住宅更是被限高,以免影響後排高樓裏富人的“景觀權”。

夜幕下的東大門設計廣場

“東大門”一詞,國人太熟悉了

(圖片來自:Wikipedia@Eugene Lim)▼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江南既是一座“新首爾”,也是一座“老首爾”。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END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