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人體

高脂飲食會刺激下丘腦產生炎症,誘導攝入更多的熱量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531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細胞代謝》雜志發表了一項來自耶魯大學科學家的研究<1>。研究者們發現,高脂飲食會誘導大腦的變化,刺激下丘腦產生炎症,並誘導機體攝入更多的熱量,最終導致體重增加。這種變化來得很快,三天高脂飲食之後就會出現,甚至發生在身體變胖之前

令人驚訝的是,大腦變化的直接操盤手,竟然是我們頗為熟知的小膠質細胞。要知道小膠質細胞主管的是免疫功能,參與代謝調控,這手可伸得有點兒長。

其實有很多研究已經證明了中樞神經在能量和糖代謝中的重要作用,它會響應循環內的各種信號一一做出回應,比如瘦素、胰島素等激素,又比如葡萄糖和脂肪酸等營養物質<2>。

在整個兒中樞神經系統中呢,下丘腦又顯得尤為突出,是控制新陳代謝的指令中心。科學家們已經在下丘腦中鑒定到了幾個特別的神經元群,認為他們是外周代謝的重要傳感器和調節因子<3>。

不過比較關注神經科學的讀者一定知道,大腦中神經元只占一半兒,另一半的神經膠質細胞們近年也逐漸取得了科學家的重視,它們在體重平衡和肥胖中也有自己的角色<4>。

根據細胞起源,膠質細胞一般可以被分為大膠質細胞、星形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和小膠質細胞,目前我們一般認為小膠質細胞就相當於中樞神經系統裏的巨噬細胞,主要發揮免疫作用

但是這個認知卻被今天這項研究給狠狠刷新了一下。具體怎麼回事兒,咱們先從“胖”說起。

圖源 | pixabay

此前就有科學家發現,吃多變胖這回事兒,是先從腦子開始的。在飲食誘導肥胖這個過程中,高脂/高碳水飲食開始3天後,就發現了下丘腦炎症和膠質增生,而此時,實驗動物的體重甚至還沒來得及增加<5>。同時,下丘腦中的小膠質細胞也被激活了

amocity
amocity

  


被激活的小膠質細胞中,有一種蛋白UCP2表達水平非常高。UCP2是一種線粒體蛋白,是線粒體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

小膠質細胞本身是非常“活躍”的細胞。這個活躍就是字面意思,它們能夠迅速改變形狀,向受損傷部位遷移,並開啟吞噬功能。這幾個過程都需要不少能量,所以線粒體代謝改變也算是常規操作<6>。

其實到這裏為止事情還是挺平常的。高脂飲食誘導炎症,有炎症所以小膠質細胞出動,要工作所以線粒體加班,不用細想都覺得正常。

那麼接下來就來看看今天這項研究的發現吧。

圖源 | pixabay

第一步當然是先給小鼠的菜單安排上。對照組小鼠吃的是標准鼠糧(SD),三個實驗組的高脂飲食(HFD)則分別進行了3天、7天和8周。

當檢測下丘腦中小膠質細胞的線粒體變化,有趣的事情發生了。3天高脂飲食使小膠質細胞中的線粒體變得更小了,但是同時數量卻變多了;另外三組呢,可以認為沒變化,基本差不多。與這些變化一致的是,只有3天組UCP2表達水平顯著升高了。

可見3天組線粒體數量增加

amocity
amocity

  


研究者還另外測定了一些炎性細胞因子的水平,結果也很有趣。在3天和7天組中細胞因子水平都比較高,但是8周組反而回落了。詳細的數值可以看下圖。

結果真的很有說法

當研究者敲除小鼠的UCP2基因,高脂飲食就不再能影響到大腦了,3天後小鼠下丘腦膠質細胞中的線粒體並沒有什麼變化

敲除UCP2之後線粒體基本無變化

更棒的是,敲除了UCP2之後,小鼠好似對高脂飲食產生了“抗性”,它們吃得更少、每天消耗的能量更多,自然體重也增長得更慢了。除此之外,小鼠的糖耐量和胰島素敏感性也有所改善,這是與代謝表型整體好轉有關的。

另外,有趣的是,在運動能力、瘦體重等更細一步的指標上,雄性小鼠和雌性小鼠表現出了明顯的差異。這可能是因為性別帶來的激素水平差異導致的吧。

amocity
amocity

  


小鼠體重增長,胖/瘦體重,能量消耗

那麼為什麼搞定了UCP2,高脂飲食就不能作妖了呢?

嘖嘖嘖,小膠質細胞這個濃眉大眼的好同志,竟然在這裏坑了我們一把。

高脂飲食之後,被激活的小膠質細胞居然會激活POMC神經元。這個POMC神經元,簡單說來就是管理我們想吃什麼想吃多少的神經元<4>,所以說,是小膠質細胞讓我們吃了高脂飲食還想吃(吃成一個小胖子)。

但在缺失UCP2的情況下,這種機制就被阻斷了。小膠質細胞不光是執行免疫功能,還配合飲食幫我們變胖啊~從進化的角度來看,這在當年物質還比較匱乏的時候應該是個蠻有用的機制。有吃的的時候就多吃點兒~長胖點兒~不過現在我們已經不差吃的了,或者說是吃得已經太多了。

參考資料:

<1>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fulltext/S1550-4131(19)30439-5

<2> Sandoval, D.A., Obici, S., and Seeley, R.J. (2009). Targeting the CNS to treat type 2 diabetes. Nat. Rev. Drug Discov. 8, 386–398.

<3> Horvath, T.L., Diano, S., and Tscho¨ p, M. (2004). Brain circuits regulating energy homeostasis. Neuroscientist 10, 235–246.

<4> Horvath, T.L., Sarman, B., Garcı´a-Ca´ ceres, C., Enriori, P.J., Sotonyi, P., Shanabrough, M., Borok, E., Argente, J., Chowen, J.A., Perez-Tilve, D., et al. (2010). Synaptic input organization of the melanocortin system predicts diet-induced hypothalamic reactive gliosis and obesity. Proc. Natl.Acad. Sci. USA 107, 14875–14880.

<5> Thaler, J.P., Yi, C.X., Schur, E.A., Guyenet, S.J., Hwang, B.H., Dietrich, M.O., Zhao, X., Sarruf, D.A., Izgur, V., Maravilla, K.R., et al. (2012). Obesity is associated with hypothalamic injury in rodents and humans. J. Clin. Invest. 122, 153–162.

<6> Rose, J., Brian, C., Woods, J., Pappa, A., Panayiotidis, M.I., Powers, R., and Franco, R. (2017).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in glial cells: implications for neuronal homeostasis and survival. Toxicology 391, 109–115.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