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推薦

人類為什麼不敢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到底是在怕什麼?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621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在1960年人類第一次成功進入太空之後,我們的下一個目標就變成了火星,火星作為地球的近鄰,位於宜居帶上,從外面來看,其顏色以橘紅色為主。

為了更好的探索火星,了解火星上是否有水源以及其它生命的存在,到現在為止,人類已經派出了50多個火星探測器,用來采集相關的土壤樣本,但奇怪的是,人類從來沒有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

為什麼沒有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呢?

現在有很多關於火星探測器沒有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的說法,有一部分認為是由於不敢,害怕火星土壤中含有未知的細菌和病毒,其實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一方面,不管是細菌還是病毒,它們的生存也是需要適宜的環境條件,而在火星表面幾乎沒有液態水,也沒有氧氣和有機物,晝夜溫差大,在這樣的環境下,細菌和病毒沒有能量來源,不能維持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另一方面,我們在實現登月之後還從月球帶回了岩石,由此可見,從地外星球帶回土壤,並沒有什麼病菌出現,因此說火星土壤中含有病菌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實際上,我們並不是不敢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而是有心無力,因為我們目前的科技水平較低,從地球上發射成功到火星上的飛行器,沒有一個能返回地球,都是在完成自己使命之後就成了太空垃圾,所以不論是火星探測器還是降落到火星地表的火星車,都不具備返航的條件,在這樣的條件下,怎麼可能把土壤帶回地球呢?

火星探測的難度。

首先火星的距離太遠,火星到我們的地球距離在5500萬公裏到4億公裏之間,如果發射衛星的話,那麼登陸到火星表面需要用到6~10個月的時間,可想而知中間的路程有多遙遠,對技術要求有多高。

amocity
amocity

  


而且這還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在一般情況下,探測器到火星的時候,燃料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剩餘的燃料只能維持正常工作,如果要想再帶燃料回去的話,探測器的質量和體積就要增加,這樣會給發射增大開支,以及在發射過程中增加一些不可控性。

其次火星上的環境比較惡劣,著陸很難,火星是一個以矽酸岩石為主要成分的行星,沒有磁場的保護,在火星上,大氣含量還不到地球的1%,引力影響範圍很小,這就要求探測器必須精准切入火星軌道。

而且火星表面溝壑縱橫,氣候非常乾燥,對著陸點的選擇以及火星車的路徑規劃有了更高的要求。最後探測火星的窗口期難得,大約每隔26個月才會出現一次從地球發射探測器到火星的機會,如果錯過就需要再等兩年多。

由此可見,火星探測的難度特別大,在歷史上的火星探測成功率還不足一半。

火星探測歷程。

1960年10月,前蘇聯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火星探測器,但沒有飛出地球軌道,四天後又發射了第二顆,同樣也沒有飛出地球軌道。

1962年10月,前蘇聯發射了第三顆火星探測器,不過只實現了圍繞地球軌道運行,同年的11月,前蘇聯又發射了“火星1號”探測器,成功進入了通往火星的軌道,但在飛行途中失去了聯系。1963年,前蘇聯也發射過探測器,遺憾的是也沒有飛出地球軌道。

amocity
amocity

  


964年發射的探測器終於成功到達了火星,但沒有傳送回任何數據。1969年又連續發射兩顆,結果發射後維持了幾分鐘就發生了爆炸和墜毀。

amocity
amocity

  


直到1971年發射的火星3號探測器才真正實現了火星著陸,在火星表面工作了幾十秒,但並沒有傳回一張圖片。

1964年,美國發射了水手3號和水手4號,其中水手4號探測器成功環繞火星軌道運行,並傳回了20多張照片,這標志著人類對火星探索的開始。

1971年,美國又發射了兩顆火星探測器水手8號和水手9號,而水手9號成功到達火星軌道,還穩定工作了一年多,向地球傳回了數千張照片,對火星表面地形地貌進行了基本全覆蓋的監測。

1996年,美國火星環球勘測者探測器,該探測器在火星軌道上運行了10年左右的時間……

多年來,人類對火星發射了許許多多的探測器,對火星大氣成分、地形地貌等開展了全方面的監測,這為我們了解火星的土壤結構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