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101

歷史已經告訴我們,鄭州水災絕非偶然,答案就在黃河上_河道_河南_入海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4921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原創

作者:見山說史

#歷史#

#鄭州頭條#

此次河南水災,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在大家吼著“河南頂住”的時候,有幾個人想過,為什麼河南一帶會這樣?

河南是中原地區,從天上蜿蜒而來的黃河之水,孕育了黃河流域的文化(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起源於青藏高原,經科學家們溯源,只不過幾個小泉眼,泉水一路奔騰而下,有多條河流的注入,經過黃土高原的時候,攜帶大量泥沙,其色渾濁,這就是黃河名字的由來。

黃土高原上的泥沙,註定了黃河流域人們的苦難,黃河在流經中原地帶的時候,水勢漸漸平穩下來,於是泥沙沉澱,日積月累,造就了黃河成為地上懸河,一旦洪水破堤決口後,往往不再回歸原河道,而走新闢的河道入海,形成河流改道。雖然歷朝歷代都在修建河堤,可一旦短時間內遭遇強降水,勢必造成潰堤,奔騰的河水瞬間淹沒家園。

所以決口改道是黃河水災一大特徵。據1959年黃河水利委員會的統計,歷史時期見於記載的黃河決口氾濫總計有1500餘次,較大的改道有26次。在這26次較大的改道中,又有6次影響巨大的改道,所涉及的地區有今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五省。

在聊鄭州水災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歷史上的黃河六次改道,知道了歷史,就知道這次為什麼鄭州會那樣了。

第一次:新莽魏郡改道

公元11年,黃河在魏郡(今臨漳西南)元城以上決口,氾濫清河(今縣東南)以東數郡。王景、王吳治理黃河,使“河汴分流”,固定了從滎陽到千乘海口的新河道,即東漢到隋唐五代的黃河下游河道。從長壽津(今濮陽西南)與西漢大河分離,一路蜿蜒向山東平原進發,至利津入海。

amocity
amocity

  


此次黃河氾濫,朝廷救援不力,直接導致了農民起義,政權的更迭。至於災害如何,不說也罷!

第二次:北宋時期氾濫後變成“二股河”

第二次改道是在宋仁宗慶曆年間,也是遭遇大雨,黃河在今河南省濮陽縣決口,河水氾濫後分為兩條,北面衝出一條新河道,稱為橫隴河,從今賓縣以北入海;南面從今天天津市入海。這就是宋代兩股河的由來。

第三次:南宋建炎二年杜充決河改道

建炎二年(1128年)冬,金兵南下,東京留守杜充,為了阻止金兵的進攻,不得已挖開了河堤,黃河下游河道,從此又一大變。決口以下,河水東流,經今滑縣南,濮陽、東明之間,往東經鉅野、金鄉一帶匯入泗水,經泗水南流,奪淮河注入黃海。哀鴻遍野,民眾死傷無算。

第四次:蒙古軍為了滅金而挖開黃河

黃河第四次大改道,是在元代初期。蒙古軍隊進攻金國,時金國向南宋求救,說什麼唇亡齒寒的那些高論,幾乎忘記了金國是怎麼進攻北宋,擄走宋徽宗和宋欽宗兩位皇帝的那些事。南宋也考慮到蒙古人太張狂,想著和金國一起聯手抗衡。蒙古軍為了阻止金兵南逃,在今商丘縣西北決河,河水奪濉水入泗。接著,蒙古軍為了防止宋軍前去救援,又在今開封市北決河,河水奪渦水入淮。

蒙古人的兩次決堤,導致黃河氾濫區,民眾易子而食,其悽慘程度可想而知。

第五次:明洪武至嘉靖間,朱家的子孫傷透了腦筋

amocity
amocity

  


朱元璋坐鎮天下後,對於黃河的治理還是很上心的,畢竟他的老家安徽鳳陽,也深受黃河氾濫之苦,所以天下一穩定,他就開始派人治理黃河。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黃河在黑羊山決口,向東經過了開封府的北面五里的地方,然後又折向東南,在東面的壽州正陽鎮流入了淮河。

正統十三年(1448年),受大雨所困,黃河先是在新鄉八柳樹決口,漫過曹州和濮州,衝抵東昌府,破壞了運河航道,最終東流入海。景泰四年(1453年),河南御史張瀾的建議,自八柳樹以東挑挖一河以接舊道,流經徐州和呂州入海。

景泰六年(1455年)七月,由於在沙灣將黃河水堵塞,黃河主流復回開封以北,沿歸、徐一路舊道,經宿遷、淮陰入淮。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由於黃河南岸的故道被全被堵塞,這樣黃河水便全部的從徐、郊流出,侵入了淮河和泗水進海。到了隆慶六年(1572年),黃河南岸的河堤加固,這樣就斷絕了黃河向南決口的危險,從而使黃河的河道變得比較穩固。此後,黃河歸為一條河道,由開封、蘭陽、歸德、虞城,下徐、邳入淮,一直維持了280餘年。

朱元璋的子孫們,被黃河傷透了腦筋,但是好歹還有點用,花了不少銀子,該堵的堵,該挖的挖,不至於黃河氾濫之後沒人管。下面愛新覺羅的子孫就不一樣了。

第六次:咸豐皇帝不管黃河,一心對付太平軍

歷經金、元、明和清代前期,黃河奪淮入海已有五、六百年之久,下游河道嚴重淤積,河床已充分抬高,所以,從整個黃河的橫切面去分析,就是兩頭高中間低的形狀,這也是為什麼黃河始終在中原一帶決口的原因。

明清三代都極力挽河趨向東南,從黃海入口,決口氾濫就多在今豫東、魯西南和蘇、皖兩省的北部,使這裡的地形普遍淤高。

清朝初期的一兩百年,得益於明朝對黃河的治理,愛新覺羅的子孫,從順治到乾隆,睡得都挺安穩。雖然黃河每隔幾年就氾濫一次,可那都是小事,不是大災。

清咸豐五年(1855年)六月十九日,黃河中游連降大雨,導致蘭陽銅瓦廂的堤岸全線潰決,肆意的黃河水折向東北。當時清廷忙於鎮壓太平軍,根本就沒有時間來治理黃河。黃河自此改道,奪山東大清河由利津入海。結束了黃河趨向東南、奪淮入海的歷史。

amocity
amocity

  


想想為什麼山東和河南一帶的撚軍,勢力發展那麼大,就知道黃河氾濫給民眾帶來什麼苦難了。

我們可以看到,歷史上最出名的六次黃河決堤,其中有兩次都是和軍事戰略有關的,而最近一次黃河流域的水患,就是著名的“花園口決堤事件”,也是一種戰略導致。

1938年,日軍攜佔領上海南京的氣勢,南北兩路向中原地區急速挺進,國民黨的軍隊在日軍陸空的瘋狂火力下節節敗退,

在日軍佔領徐州後,國民黨高層認為日軍的戰略企圖,就是沿隴海路西進,奪取鄭州進攻武漢,佔領中國的中原地區。

日軍的機械化部隊行動太快,如果再不做出決策,大批國軍精銳都會被日軍包了餃子,為了阻止日軍前進,蔣介石經過緊急論證之後,於6月9日下達了炸開鄭州東北花園口黃河大堤的命令。

隨著幾聲震天巨響,失去控制的黃河水,順著決口瘋狂而下。不知是天意還是其他什麼原因,6月10日,黃河中上游普降了一場暴雨,導致黃河水量猛增,除了衝大了花園口的決口外,還出現了幾處小決口,同時,有一個叫趙口的地方,也被大水衝開一個大決口。趙口和花園口兩股洪流泛濫,向豫東南流去。短短的幾天時間,淹沒了河南、皖北、蘇北40餘縣的大片土地。根據歷史資料,此時間造成數十萬百姓溺亡,上千萬人流離失所,並形成了連年災荒的黃泛區。

但是從當時的戰略上分析,蔣介石的“以水代兵”的策略,確實打破了日軍的作戰計劃。第一、為保衛武漢爭取了時間;第二、有近兩萬的日軍先頭部隊被洪水困住,造成了大批日軍非戰鬥性的傷亡;第三、保住了十幾萬國軍,為後來的抗戰儲存了有生力量;第四、黃泛區無法生產糧食,日軍“以戰養戰”的戰略無法實施;第五、黃泛區內車輛無法通行,但是人員可以涉水,有利於國軍的小股部隊作戰;第六、拉長了日軍的後勤補給線,迫使日軍短時間內無法展開大規模的迂迴作戰。

黃河決堤給日軍帶來了重創,黃泛區把日軍阻隔在鄭州的東面,直到1944年,日本發動打通大陸交通線戰役,才攻下鄭州。

講完了歷史,相信很多朋友都明白了,這一次河南的水災,絕對不是偶然。前面我已經講過,黃河的多次改道和其攜帶泥沙的特性,使黃河成為地上懸河。而其下游的山東利津一帶的入海口,河底泥沙的堆積,限制了河水的洩洪力。也就是說,當鄭州一帶的上游突降暴雨的時候,黃河的支流和主流根本來不及洩洪,導致雨水內灌,所以形成了這次大水災。

由於黃河的特性,加上這一場百年不遇的大暴雨,就算鄭州和新鄉一帶的城市排灌能力再強,也不可能像青島的德國領事館區域一樣,瞬間將雨水匯入大海。

好在我們的政府,我們的人民子弟兵,還有各方救援,在大災面前眾志成城,有效地降低了損失,保障了社會的安定。不得不慶幸我們生在現代,要是換在古代,遭遇了這樣的大災,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流離失所,朝不保夕呢!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