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19

誰是中醫藥界的奇女子?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19311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科學網

導讀:提起中國中醫藥界的奇女子,以及中國科學界最偉大的女性,我想很多人都會想起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屠呦呦老師。前半生默默無聞,在艱難時刻仍然秉持科學理想;後半生獲譽無數,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將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屠呦呦,以及另外兩名科學家;2017年1月9日,屠呦呦獲得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2019年1月14日,BBC新聞網「偶像」欄目發起「20世紀最偉大人物」評選,屠呦呦與居里夫人、愛因斯坦以及艾倫·圖靈一起入圍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就像屠呦呦老師所言:「榮譽越多,責任越大」,與《蜘蛛俠》電影中本叔叔告訴彼得的那句名言「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有異曲同工之處。

屠呦呦求學與工作

1930年12月30日,浙江寧波市鄞縣這座江南小城中降生一個小姑娘,誰曾想85年之後,這個小姑娘在醫藥界會獲得至高榮譽,在祖國中醫藥發展風雨飄搖的時候增加了對中醫藥的信心。

這個家庭5個孩子中惟一的女孩,被父母寄予美好期待,開堂坐診的父親從《詩經·小雅》中的名句"呦呦鹿鳴,食野之蒿"取「呦呦」為家中小妹的名字。冥冥之中,似乎註定85年後的這一切(2015年,屠呦呦因為在青蒿中發現青蒿素而獲得諾貝爾獎)。

生於醫藥世家的屠呦呦受父親影響從小就喜歡閱讀醫書,在寧波的故居的小閣樓中擺滿了各類經典醫書,《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千金方》等,幼年屠呦呦完成了中醫藥學的啟蒙。

從1935年開始求學,屠呦呦的求學經歷也是一波三折,5歲的屠呦呦被父母送入幼兒園,1年後,進入寧波私立崇德小學初小,成為一名小學生。11歲起就讀於寧波私立西小學高小,13歲起就讀於寧波私立器貞中學初中,15歲起就讀於寧波私立甬江女中初中;1946年,16歲的屠呦呦不幸染上了肺結核,被迫終止了學業。休學兩年病情好轉後,屠呦呦以同等學力的身份進入寧波私立效實中學高中就讀,也就是在效實中學認識其愛人——李廷釗;1950年,進入寧波中學就讀高三;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學,在北大醫學院藥學系學習

,專業是生藥學。

據屠呦呦同學的回憶,在寧波求學時為人很低調,表現也不是很突出,但是讀書很認真,可是成績並不拔尖,在中上游。大學時,選修了一門在當時的冷門專業——生物藥學,學業也並不突出,可是屠呦呦是個執著的人,只要她喜歡的事情,就會努力去做,這種精神也為以後獲得各種榮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55年,大學畢業的屠呦呦被分配到衛生部中醫研究院(現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工作;先後對防治血吸蟲病的有效藥物半邊蓮進行生藥學研究,之後對品種複雜的銀柴胡也進行了生藥學的研究,同時參加衛生部全國第三期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並深入藥廠,向老藥工學習中藥鑑別及炮製技術,這為屠呦呦研究青蒿素奠定了堅實的專業基礎。

青蒿素曲折發現經歷

瘧疾,這種肆虐人類幾千年的惡性疾病,人類奮鬥了幾個世紀並未完全消滅。19世紀,法國化學家從金雞納樹皮中分離出有效的抗瘧成分奎寧;二戰期間,科學家又發明了奎寧衍生物——氯喹,並成為治療瘧疾的特效藥。但到20世紀60年代,瘧原蟲對氯喹產生了耐藥性;美國專門成立科研小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研發新藥,最終仍然無疾而終。中國從1964年起開始抗瘧藥研究,1967年5月23日,國家科委和解放軍總後勤部在北京召開「抗瘧防治藥物研究工作協作會議」,代號為「523」項目的大規模藥物篩選、研究在全國7省市展開。截至1968年,參研機構篩選了萬餘種化合物和中草藥,均未取得理想結果。

在這種背景下,1969年1月21日,中醫研究院受命加入「523」項目,屠呦呦臨危受命,任科技組組長,開始全身心投入到瘧疾新藥研發中,為了完成使命,不受干擾,屠呦呦就把不滿4歲的大女兒送到全托班,小女兒送回寧波老家。

amocity
amocity

  


最初,屠呦呦一個人以辦公室和實驗室為家,翻閱了大量的歷代中醫典籍、查閱群眾獻方、請教老中醫專家等等各種手段,在短時間內,搜集了2000多個方藥,在此基礎上編輯了《瘧疾單秘驗方集》,送交「523」辦公室。同時,對其中的200多種中藥開展實驗研究,歷經380多次失敗,和同事對包括青蒿在內的中藥水煎物和醇提物進行抗瘧疾實驗,但是結果並不理想,試驗進入僵持階段。

屠呦呦和課題組同事重新翻閱古醫書,尋找解決方案。就在她閱讀東晉葛洪《肘後備急方》時,從其中一段話獲得靈感: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認為溫度是提取抗瘧中草藥有效成分的關鍵!終於,夜以繼日的付出終於有回報,191號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對鼠瘧原蟲的抑制率達到100%!

然而,有了動物試驗並不能說明百分之百能夠應用到臨床上,為了獲取大量有效樣品,屠呦呦和課題組同事用水缸作為提取容器,倒滿乙醚和青蒿,如此惡劣的環境,經常讓科研人員頭暈眼脹,還出現鼻子流血、皮膚過敏等症狀。然而,屠呦呦為了獲得第一手臨床資料,主動向領導請示作為首批藥物人體臨床試驗志願者,結果很好,並未發現毒副作用;並且親自上抗瘧疾第一線,頂著烈日高溫,完成了21例臨床抗瘧療效觀察,效果令人滿意;但是,長期試驗和高強度工作也讓屠呦呦身體每況愈下。

屠呦呦並不滿足現在的成果,繼續攻關,所領導的課題組獲得了有效的青蒿素晶體,並進行安全性評價、結構研究和成果鑑定,並以「青蒿素結構研究協作組」的名義,在《科學通報》上首次向全球報告了青蒿素這一重大原創成果;並在1986年獲得衛生部頒發的一類新藥證書(86衛藥證字X-01號)。

1973年,屠呦呦和課題組又合成出了雙氫青蒿素,最後證實比天然青蒿素的效果更佳,並且於1992年獲一類新藥證書(92衛藥證字X-66、67號)和 "全國十大科技成就獎";並將該成果轉讓投產,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

就這樣,經歷萬千辛苦,這樣一個「三無」(沒有博士學位、留洋背景和院士頭銜)女科學家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另外,特殊時期成績的歸屬(關於青蒿素究竟是誰發明的,引起過一番爭議)也讓屠呦呦經歷了一段不開心的日子。

amocity
amocity

  


至高榮譽,高尚品質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0年把青蒿素類藥物作為首選抗瘧藥物,在全球推廣;作為主導藥物,在抗瘧疾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瘧疾死亡率下降了60%。青蒿素被譽為「東方神藥」。並開始獲得各項國際大獎。

2011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獎和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兩項大獎代表了該領域的巔峰,然而,屠呦呦老師卻看的很淡,只要自己的研究成果獲得認可,就很滿足了,國際大獎,更看重的是為國爭光,而對於獎勵,大部分都捐獻作為年輕科研人員的獎勵。

amocity
amocity

  


對於榮譽,屠呦呦老師常常不居功自傲,認為都是團隊的功勞。對於拉斯克獎,她說:這是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項榮譽。它屬於科研團隊中的每一個人,屬於中國科學家群體。對於諾獎,她說:這不僅是授予我個人的榮譽,也是對全體中國科學家團隊的嘉獎和鼓勵。

屠呦呦不善言辭,性格耿直,不會拍馬屁,經常批評科技界追求功利的浮躁風和不願坐冷板凳,踏踏實實做研究;對於採訪和公開場所的活動都是極少參加,更關注的是對青蒿素進一步的開發和研究,就像饒毅先生曾說的那樣:青蒿素的科學史在今天最大的啟示是「紮實做事」。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院士評價屠呦呦:「屠呦呦老師多年艱苦奮鬥、執著地進行科學研究,圍繞國家需求,克服困難、一絲不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就這樣一個奇女子,憑藉一己之力,讓中國的中醫藥走進世界前沿行列。並實現了多次的「零」突破,中國唯一獲得諾獎的女科學家;科學家領域唯一在世的候選人、所有 28 位候選人中唯一的亞洲人(20世紀最偉大人物評選)。

讓我們向屠呦呦奶奶這位奇女子致敬!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