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探索

浙大人腦庫7年收集165例人腦,與醫院共建望擴大捐獻來源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19403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澎湃新聞

捐獻的一部分大腦被保存在這個超低溫的冰箱裡。謝謹憶 攝 資料圖 來自浙醫在線

從2012年收到第一例捐獻人腦至今共收集、儲存165例新鮮人腦組織,為國內20多個科研團隊提供人腦組織樣本3500餘份——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4月2日舉行的「浙江大學醫學院中國人腦庫」揭牌儀式暨共建啟動會上了解到浙江大學人腦庫的相關數據。

對普通大眾來說,人腦庫是個神秘的名詞。它收集、處理、檢查、保存由自願捐贈者捐獻的死亡後的人腦,向腦科學研究者提供樣本,用於大腦功能障礙性疾病研究。西方已開發國家幾乎都建有人腦庫,國內起步較晚,目前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高校醫學院在進行相關工作,浙江大學人腦庫是其中之一。

「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氏病、抑鬱症等大腦功能性障礙疾病的發生機制無法用動物試驗模擬,人腦是尋找發病機制、治療方法最直接有效的研究材料。」浙江大學醫學院教授、浙江大學人腦庫副主任包愛民表示。

中科院院士、浙大人腦庫主任段樹民表示,人腦庫需要成熟和長效的體制,需要臨床醫院的有力支撐,「人腦庫選擇落戶浙大一院,一是看中浙大一院的綜合實力和整體優勢,二是期望擴大腦組織捐獻來源。」

他坦言,7年收集165例人腦雖然是不小的數據,但比國外還有不少差距,「荷蘭1985年建立世界上最早的人腦庫之一,迄今已收集4000多例人腦。」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段樹民連續多年在全國「兩會」上遞交關於「在條件成熟的地區,由國家和地方政府資助,儘快建立中國人腦庫基地」的建議。他在今年的建議中指出,高校醫學院自建的人腦庫存在規模小、缺乏經費和人才支撐等短板;利用外國人腦樣本,又受限於生物學標本進口難度大、人腦結構和功能的差異等。

amocity
amocity

  


澎湃新聞從浙大人腦庫了解到,目前人腦捐獻形式主要有三種:一是捐獻遺體者同時捐出大腦,二是捐獻大腦,三是捐獻其它器官後再捐獻遺體和(或)大腦。大腦需在捐獻者死亡12小時內被取出,以保證組織完整。

「腦庫不僅接收有腦部疾病的患者的捐獻,同樣需要類似條件的健康大腦進行對照。由於遺傳和環境的不同,中國人大腦的結構、功能以及腦疾病發生機制可能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中國人自己的腦庫。」浙大一院黨委書記梁廷波表示,將會運用好現有的器官捐獻工作隊伍,並在資金、機制等支持人腦庫發展。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