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探索

還在玩「俄羅斯方塊」?想不到它和原子的連接方式異曲同工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129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2021年10月02日 09:40

【科學快訊】

  來源:格致論道講壇

  「自然界中所有複雜的分子都是不能在中間找出一個鏡面的,也就是它自身是不具備對稱性的。」

  孫亞飛

  清華大學博士

  很多人都會問我這樣一個問題:我是從哪裏來的?人是由什麼東西構成的?人類和世界萬物之間有什麼區別?

  從化學的角度來講,人類和世界萬物之間還真沒有什麼區別。

  我們是由原子一個個地堆積起來,慢慢地構成的。

  但是我們得想,為什麼有些原子可以構成我手上的提詞器,有些原子就可以構成人?

  這就是原子玩出的一個遊戲。

  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講人是怎麼產生的。

amocity
amocity

  


  「俄羅斯方塊」與原子連接  ;

  我叫孫亞飛,2003年保送到北京大學化學院,在這之後又工作了一段時間,2014年又重新回到清華化學系讀博。

  我的經曆可能會讓很多人想:你讀書又是去北大,又是去清華,是不是從來都不玩遊戲啊?

  適度遊戲健腦,沉迷遊戲傷身。

  可能大家打開遊戲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提示語。

  但是我相信,很多同學在家都會玩遊戲,打開手機玩玩「王者榮耀」或者「吃雞」。

  有些家長也會對此很反對,是不是孩子一天花那麼多時間玩遊戲,就會怎樣怎樣。

  但是如果單純從這件事情來講,我認為我們不能一刀切,玩點遊戲還是可以的,因為我12歲的時候,也特別喜歡玩遊戲。

  而且那個時候,不像現在有手機,點開之後就能玩很多種遊戲。

  那會就只有紅白機,還有小的電子遊戲機,點開之後就是很簡單的音樂,能夠玩一些非常簡單的磚塊遊戲,還有「俄羅斯方塊」之類的。

amocity
amocity

  


  我就特別喜歡玩「俄羅斯方塊」,所以35歲的時候,我還在玩「俄羅斯方塊」,只不過手上的機器換了,我換成了「任天堂」的NS。

  打開之後,我發現它也可以玩,而且模式和現在流行的「吃雞」很像。

  玩了兩天,我還拿到了冠軍。

  你可以想象我很小的時候玩的水平是怎樣的。

  至少不是特別差,而且玩的時間肯定也不少。

  大家不要覺得玩遊戲就肯定上不了好學校,其實還是可以的。

  我今天說的原子遊戲,就是從「俄羅斯方塊」這個遊戲裏提煉出來的。

  玩過「俄羅斯方塊」的肯定都知道,它有最基本的七種形狀,這幾個形狀非常有意思,它必須滿足幾個要求。

  第一,所有的拼塊都是由四個正方形的方塊構成的。

  第二,每一個方塊都必須要和另外一個方塊用邊結合,七個方塊都要滿足這樣的規律。如果兩個方塊是角對角的連接,就是不行的。

  第三,如果按照這個規律去做,那麼四個方塊能拼出多少個?不管怎樣拼,都只有這七個。

  也就是說 ,「俄羅斯方塊」是用了所有由四個方塊拼成的、用邊連接的一個形狀,然後通過這些形狀的變形,去做這個遊戲。

  這是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它用了很簡單的邏輯和形狀,就能夠把遊戲內容做得很豐富。

  當然,它的模式還是非常簡單的,就是放進去,然後消一層。

  我後來學化學的時候,聯想到玩「俄羅斯方塊」的經曆,突然覺得,這是不是就是原子連接的形式呢?

  Part.1

  分子也有形狀

  原子是構成世界萬物,包括人類在內的基礎。

  當然,原子並不是最小的單元。

  現在通過量子物理,已經找到了比原子更小的結構。

  原子本身也可以分為電子、質子、中子的形態。

  質子和中子形成一個原子核,在中間,電子是很小的,它在很遠的地方。

  電子是基本粒子,但是質子和中子不是,它還可以再繼續往下分,一直分到誇克。

  誇克是不是更小的?

  現在也不知道。

  所以並不是說原子就是最小的單位,但是,原子對於構成世界萬物的基礎來說,它是最小的單元,這是沒有錯的。

  在所有化學反應當中,它都是最小的單位,它不會再往下發生變化。

  世界萬物的同樣也是通過原子連接起來的。

  如果「俄羅斯方塊」是這樣的一種連接方式,那麼原子是怎樣的呢?

  它和「俄羅斯方塊」還真是異曲同工。

  我這裏舉了三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一個是長條,玩這個遊戲的人肯定都會非常喜歡,為什麼呢?

  你前面可以堆到一個很高的高度,然後留出一個長條來,把這個長條放下去,就能夠消掉四行,消四行的得分是非常高的。

  這就很像原子,一個個地依次連接起來。

  還有一種就是T形。

  如果原子也是這樣一個一個地相連,它是不是很像三個原子連接起來,然後在中間的原子上面又連接出去一個呢?

  最後是一個方塊,方塊就更有意思了,每一個小方塊都是跟另外兩個方塊相連的,我們把每一個方塊當成一個原子,然後跟兩個相連,它就形成一個環狀的結構了。

  所以用四個原子就可以形成這三種不同類型的結構。

  世界萬物的連接,非常重要的一種原子是碳原子。

  人類都是有機物,也是由碳原子構成的,碳原子的連接就很像這樣的結構。

  如果拿出四個碳原子,按照上面的結構去連接,首先就是正丁烷的結構,中間就是異丁烷的結構,最後一個是環丁烷的結構。

  正好就是四個碳原子能夠連接的所有形態。

  說到這,可能你會問:為什麼四個方塊能拼出七個,但是用四個碳原子卻只有這三種結構呢?

  這是因為如果我們把這個結構簡化出來,方塊、L形和S形,這三種形狀是等價的。

  這個方塊也是一個方塊跟另外一個方塊連接,中間的兩個當然是兩邊都有。

  L形也滿足這樣的形狀,它也是兩端的,都是跟這個連接,中間的分別是跟兩個連接。

  S形就不多說,也是這麼一個模式。

  所以這樣的三個形狀是等價的。

  這個結構就是簡化之後,它們都是長條形的。

  這就帶來一個新的問題:原子在連接的時候,就沒有形狀了嗎?

  「俄羅斯方塊」是靠不同的形狀來區分的,原子連接是不是也應該有這麼一個規律呢?

  還真有。

  如果原子再連接,連接成分子的過程,也可以讓它從這個連接形式,變成一個有形狀的結構。

  像這個S形,如果我們把正丁烷中間的單鍵變成一個雙鍵,簡單來說,就是通過這個結構,把分子的形狀固定住了。

  再去看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S形。

  也就是說,原子在構成分子的時候,也是有形狀的。

  可不要說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在人類的身體中,有很多蛋白質。有一部分蛋白質起到了催化的作用,我們把它稱為「酶」。

  酶能夠起作用,就是因為它的形狀是非常特殊的。

  所以,原子在構成分子時需要有不同的形狀,這也是非常關鍵的。

  分子也很小,從分子再變成更大的結構時,也會遵循這個模式。

  比如平常的雪花是六角形的,這個六角形是怎麼來的呢?

  雪花的分子就是水,水的結構很簡單,就是兩個氫和一個氧,它形成的結構是V字形的。

  V字形的水是怎麼變成六角形的雪花的呢?

  這就是因為V字形的水是有特定的形狀的。

  它再組合、結晶變成更大的雪花時,每一個水分子和另外的水分子之間,都會以特定的形狀結合。

  假如水不是V字形的,而是長條形的,那絕對就堆不出這樣的雪花來。

  就是因為它有這麼一個結構,其他的水分子會繞著它形成六個包裹一個的狀態,然後再繼續延伸,最後就出現了六角的雪花結構。

  所以原子在構成分子的過程中具有形狀,這個簡單的道理影響了很多東西。

  除了雪花和酶之外,世界上任何一種物質,你去看它的結構,都是原子在構成形狀的基礎上構成的。

  在「俄羅斯方塊」中,左邊這個紅色的是S形,這個紫色的,我們一般稱之為Z形。

  這兩個形狀為什麼是不同的呢?

  這兩個形狀看起來是不是很像?我們在打遊戲的時候,也會不小心把其中一個看錯了,然後放下去,發現不能放。

  這個在化學當中也是存在的。

  S形和Z形就像人的兩只手一樣,在鏡子裏面是可以反射的、對稱的。

  但是是不能夠完全重合的,你可以區分出左手和右手。

  同樣,這個綠色的是J形,青色的是L形,這兩個也是一樣的特點。

  你可以看到它可以背靠背,就像照鏡子一樣,但是也是不能重合的。

  但這個T形就是可以重合的,你畫不出兩個T形來,不管哪個角度,四個方向變,所有的T形都是一樣的,這就很有意思了。

  這是因為在S形和Z形的組裏,自身是不帶有鏡面的,它只能夠通過鏡面反射出另外一個。

  這個特點在化學上叫「手性」,因為就像人的左右兩只手一樣。

  那T形為什麼沒有呢?

amocity
amocity

  


  因為從中間畫一道,它兩邊是可以對稱的,所以你把它扭轉過來,不能扭轉出新的鏡面對稱的結構。

  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自然界中所有複雜的分子都是不能在中間找出一個鏡面的,也就是它自身是不具備對稱性的。

  這有什麼特點呢?

  比如葡萄糖是我們身體的基礎,在化學當中,它應該叫「D葡萄糖」,和它相對的還有一個「L葡萄糖」。

  這兩種東西就像不同的形狀一樣,在鏡子裏面是對稱的,D葡萄糖和L葡萄糖就像照鏡子一樣。

  但是它自身是沒有辦法重合的,也就是D葡萄糖和L葡萄糖是沒有辦法重合到一起的。

  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以D葡萄糖為基礎,L葡萄糖我們吃了之後是不能消化的。

  它們的化學性質是一樣的,但是我們只能選擇其中一種。

  田螺一般都是左旋的,很少有右旋的,還有其他的各種貝殼,都有這樣的特征,這也是通過生物進化發生的過程。

  自然界中所有的對稱性最後都會發生破缺,因為分子本身就是不對稱的。

  Part.2

  人是如何形成的?

  從原子到分子,又是怎麼樣變成人類這麼複雜的生物的?

  當然 ,我不是要講進化論這麼複雜的主題,我只是講它演化的過程。

  有了這些形狀之後,我們就來說說「俄羅斯方塊」的模式是怎樣的。

  可以看到,在堆砌的時候,它可以堆得很緊密,最後留出一格,再去把長條或者其他的形狀放進去。

  所有的連成十個,每一排填滿之後就可以消去,就是這樣一個非常簡單的規矩。

  這個規矩在我們實際操作的時候,會演化出各式各樣的形狀。

  很難做得到一盤遊戲,你再去玩第二次的時候還能玩出一樣的結果。

  幾乎每一個下去的時候都帶有一點隨機性,這就很像自然界中分子組合的過程。

  自然界並不像人類知道有一個規矩,一個個依次把這些擺開。

  沒有。怎麼辦呢?

  那就是隨機性地擺,有時玩得很好,正好能夠把這些填平,就可以消掉。

  有些時候可能玩翻車了,最後就堆得亂七八糟,什麼都不是。

  自然界就是通過長期的演化,玩出了一個很龐大的「俄羅斯方塊」的局。

  玩出來之後你就會發現,有時可能玩得還不錯。

  像我們DNA,就由四個核酸構成,四個核苷酸、四個堿基對,也就是胞嘧啶、胸腺嘧啶、鳥嘌呤和腺嘌呤。

  它的構成首先就是原子形成這四個堿基對的過程,是一次小型的「俄羅斯方塊」。

  這些原子一個個地形成,有一些可能不合適,就像玩遊戲的時候玩得不好,它就被淘汰了,玩得好的最後就形成了,這四個堿基對能夠被生物利用。

  這四個堿基對再去拼接時,又會再玩一次大型的「俄羅斯方塊」。

  這四個堿基簡稱A、T、C、G,A、T、C、G連接時,也是沒有規律的,它可能是一個完全隨機的過程。

  有些隨機隨機著就出現了還不錯的一個順序,這個順序我們現在就管它叫「基因」。

  為什麼這麼講呢?

  它這種特定的順序可以連接不同的氨基酸,氨基酸又去組合,組合之後形成一個蛋白質,蛋白質恰恰是可以被利用的。

  它又是一次選擇、一次淘汰的過程。

  很多堿基對組合的密碼都是沒有意義的,人類的基因也是一樣。

  人類每一條DNA都有兩米多長,拉開之後是非常長的,可能有數千萬個原子那麼長,這麼長的堿基對裏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是有用的數字。

  那些沒有用的被淘汰了,只有那些有用的被解讀出蛋白質,然後被我們身體應用了。

  在這個過程中又有了新的變化,這些形成的長條會發生蜷曲,我們就管它叫DNA。

  DNA是形成的一個雙螺旋,這個雙螺旋又會形成一次新的「俄羅斯方塊」,什麼意思呢?

  進化論裏講,有一些基因可能在生物體裏發育的時候並不是很好,並不是很合適,它最後就被淘汰了。

  有一些生物運用了比較好的基因,比如人相對來說毛發是比較少的。

  就是因為在長期的過程中,我們多毛發的那個基因慢慢地消失掉了,變成了這相對來說毛發比較少的一種生物。

  從原子到最後的生物,都經過這樣的演變,在人類自己的創造下,我們可以通過原子去制造分子,然後再用這些分子去制造出像提詞器這樣的一些物件。

  但是大自然也在塑造生物,通過原子,也是玩同樣的遊戲,把生物從一個個的分子再變成一個複雜的堿基,然後再變成基因,最後變成人。

  人也是一步步地從原始人進化到了現在的這樣子,整個都是一個很龐大的原子遊戲。

  我今天要講的就是這樣很簡單的,但又是很複雜的一個過程。

  時間有限,我不可能展現出它的全貌來,可能還需要大家在自己平常的讀書學習過程中,慢慢地感受這個遊戲的魅力。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