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人體

導致牙疼的牙周病原體和老年癡呆症相關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2601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不要再被“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這句民間流傳的俗語所誤導了。因為,牙疼真的是病。

根據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長期暴露於牙周病細菌會引發小鼠炎症,甚至還會導致其大腦神經元退化,這與人類阿爾茲海默症的影響相似。這項發表在《PLOS ONE》上的新研究表明,牙周炎與認知障礙和阿爾茨海默症密切相關。

研究通訊作者,伊利諾伊大學牙科學院的牙周病學教授Keiko Watanabe博士說:“已有研究表明,牙周炎和認知衰退之間存在密切關聯,但是這項研究首次表明,暴露於牙周病原體會導致腦內細胞外老年斑(senile plaques)的形成,從而加速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神經病理學症狀的發展。”

Keiko Watanabe博士(左)。圖片來源: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Watanabe說:“這非常令人驚訝。我們沒有想到牙周病病原體會對大腦產生如此大的影響,更沒想到這種影響會與阿爾茲海默症如此相似。”

為了研究這種細菌對大腦健康的影響,Watanabe及其同事在10只野生小鼠中建立了慢性牙周炎,其症狀包括軟組織損傷和口腔骨質流失。另外10只小鼠作為對照組。在對實驗組小鼠連續22周口服該細菌之後,研究人員對它們的大腦組織進行了分析,並與對照組比較了大腦健康狀況。

研究人員發現,長期暴露於細菌的小鼠大腦中積累的β澱粉樣蛋白水平明顯更高,這是阿爾茲海默症患者大腦組織中的一種腦內細胞外老年斑。由於變性,實驗組小鼠也表現出更嚴重的大腦炎症,而未受影響的神經元也因退化而數量減少。

amocity
amocity

  


圖片來源:《PLOS ONE》

β澱粉樣蛋白和RNA的分析進一步證實了這些發現。該分析表明,實驗組中與炎症和變性相關的基因表達更高。牙周疾病細菌的DNA也出現在了實驗組小鼠的大腦組織中,並且在其神經元內部觀察到細菌蛋白。

amocity
amocity

  


Watanabe說:“我們的數據不僅顯示了細菌從口腔到大腦的轉移,還表明慢性炎症會導致類似阿爾茲海默症的神經作用。”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發現之所以重大,部分原因在於他們使用了野生小鼠模型,而大部分關於阿爾茲海默症的研究模型都依賴於轉基因小鼠。這些小鼠經過基因改造,更容易表達出與腦內細胞外老年斑相關的基因,從而導致阿爾茲海默症的發生。

Watanabe說:“使用野生小鼠模型使我們的研究更具說服力,因為這些小鼠並沒有患阿爾茲海默症的傾向,而且使用這種模型使我們的發現更有份量,即牙周疾病細菌可能會導致阿爾茲海默症的發生。”

研究人員們說,理解阿爾茲海默症的因果關系和風險因素對於開發新療法非常關鍵,尤其是對於偶發性或晚發性的疾病來說,這類疾病占了95%以上的病例,而我們對其原因和機制卻知之甚少。

Watanabe說,這些發現不僅對於科學界有重大意義,而且應該引起所有人的關注。她說:“口腔衛生是很多疾病的一個重要預測指標,甚至包括那些發生在口腔外的疾病。仔細對待口腔健康問題對於個人健康來說非常重要。”

延伸閱讀
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