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科學報 科學文摘 18

平遙古城文風塔掠影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19629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平遙古城旅遊攻略

平遙古城文風塔掠影

初夏的周日,風和日麗,和家人們乘車去了一趟孟山,沿著蜿蜒曲折的盤山路,穿過茂密青翠的油松林,登上了寶塔山,觀瞻了文風寶塔這座心中嚮往已久的勝跡。

如果站在平遙古城樓上極目南眺,天氣晴好的日子,藍天白雲下,遙遠的東南山上隱隱有座像棒槌似的古塔。這座山本來叫寶塔山,塔叫文風塔。顯然,山是因塔而名的。因山上這座棒槌狀的古塔,平遙百姓習慣叫棒槌山。

文風塔,俗稱棒槌塔,位於平遙縣城東南五十五公里孟山鄉楊嶺西寶塔山上。寶塔山是平遙境內第二高峰,海拔1895米。

塔始建年代未詳,傳建於元朝,一說建於明代。塔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光緒8年《平遙縣誌》所載:「文風塔在超山之巔,高六丈許,天將雨塔現白色,晴則色藍。乾隆35年梁定國等於塔之東南建三教寺。光緒丙子(1876)邑宰汪公命紳士冀日章、范繼善、劉慶和、陳雲章經理,整修廟塔,堪輿家以塔為文筆,裝為紅黃色,煥然有光」。

舊時超山廟香火方圓幾百里最盛,有僧眾百人,住持方丈與台山文殊院方丈乃師兄弟,是知名活佛。

人們都知曉傅山先生虔誠朝拜超山活佛受冷遇故事。著名愛國反清志士傅山先生曾遊歷超山,欲拜訪明大將徐達之後人、出家人大機和尚,但大機避而不見、或許因傅山反清復明,自己不願再入風塵。傅山也是耿介之人,遂拂袖而歸。康熙46年《平遙縣誌》載:「青主先生清風介節,從不一伍流俗。每來此地,多住溫文學秋香居士家。溫名毓桂,邑高土也,一介不取,執親表居廬三載。徵君雅重之,每與其游,贈詩,以古君子稱焉。先生一日如超山,訪大機和尚,至百福寺殿前,久之,大機不出,意為當造彼方丈也。而徵君失意,久之也遂不入。蓋大機為徐武寧苗裔,賦性雄烈,不可一世,而徵君嚴介,不輕下人,固兩不相值而歸。故超山名勝至今不得先生一字留題,真千古憾事也」。

amocity
amocity

  


文殊菩薩每月初到超山講經的傳說。

據說文殊菩薩從台山乘獸駕雲而來,在超峰按落雲頭定要歇腳,為定性為飲獸,飲獸石方盈丈有凹,無穴與泉相通而水自盈盈,人獸飲之不盡,烈日蒸曬不竭,被譽為天泉。超山僧眾為文殊菩薩普渡眾生之德齊天,於超山山峰建磚塔為文風塔,巍巍磚塔永遠護衛平遙一方眾生。

塔高九米,塔為七層密檐式,實心磚結構,塔身呈圓錐體,基座為八邊形,山下十數里眺望,此塔「晴則蘭,陰則白」巍巍聳立,毓秀鍾靈。

文風塔,是平遙地勢最高的古塔。據說當年修建寶塔所用的磚是馱在羊的身上,趕著群羊一趟一趟送上去的。

修復前的殘塔

1938年4月4日,侵華日軍師團川岸文郎督戰日寇師團直逼平遙海撥1895米寶塔山主峰,4月5日清明節那天,日軍飛機轟炸寶塔山主峰,古建廟宇毀於一旦,炮彈炸毀塔西南面,所幸沒有把塔炸倒。當時在寶塔山守防國軍一六九師一部武士敏將軍,率師加強營與日寇進行了兩天惡戰,組織敢死隊與鬼子短兵相接肉搏戰鬥,百餘名官兵英勇犧牲為國捐軀。照片上的「塔」是1938年遭侵華日本鬼子飛機用多枚炮彈轟炸後的殘軀,仍頑強屹立於寶塔山上。古塔坐落山巔,身伴險情,偉岸的身軀傷痕累累,迎風而泣,寫滿了日軍侵略的罪行。平遙縣人民政府決心按炸毀前規制修復,使這一古塔成為歷史見證和中國夢影像之一。

文風塔於2015年3月開工修繕,10月竣工。

amocity
amocity

  


amocity
amocity

  


修繕後的文風塔起步處設「文風昌盛」石牌坊一座。

由石牌坊向上攀登365步台階登頂,沿途設平台四個,意為一年四季,365天。

平遙人說,文風塔是平遙的風水塔,塔在,風水就在。1982年文風塔被公布為縣級文物單位。

修繕後的文風塔坐落在八角平台上,周圍雕刻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獸,對應東、西、南、北四方,屬於古代神話和天文學結合的產物。

文風塔的修復終於圓了平遙老百姓的期盼。我們期望文風塔就如她的名字一樣,文風長存展雄姿,家鄉山水更美好。

文風塔位於超山27.8萬畝面積的自然保護區內,山川秀美,植被茂盛,森林覆蓋率達80%,動植物種類豐富有數百種。盛夏的超山是避暑的好去處。

延伸閱讀
撩世界